湖北日报讯(记者文凯)近日,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《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》,宜昌市东阳光(600673)生化制药有限公司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物制造过程精准控制”案例入选,成为全国首批16个典型案例之一。
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商清海向记者表示,企业一直在加速新型工业化,通过智能控制、在线分析等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,AI不再是实验室概念,而是能直接提升产能、降低能耗的“生产力工具”。
过去,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严重依赖经验驱动,难以实现长期精确稳定控制,东阳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开发基于因果卷积特征工程的注意力网络结构混合模型,实现发酵过程关键控制点预测,系统应用后生产波动率降低39.3%,在国际上首次将上述模型结构运用在生物发酵场景中,并验证了其有效性。
此次东阳光生化制药入选案例,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传感设备,构建了“离线指标实时分析”、“关键控制点预测”两大核心功能,创新性解决了生物反应过程实时跟踪困难、难以实现精确控制两大重要问题,实现关键工艺参数的数字孪生,确保工艺调控策略的及时干预,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。
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生物制造过程精准控制,实现了从‘经验驱动’到‘数据智能驱动’的跨越式升级。”商清海介绍,利用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较优控制策略建议,降低了异常批次出现的概率,抗生素发酵产能提升了15%,降低综合成本约10%,企业效益增加逾6000万元。
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